一是构建多元民主管理平台,畅通沟通渠道。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涵盖招生、教学、后勤等各个部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学校管理层向全体职工代表汇报学校年度发展战略、年度工作情况、财务收支状况等重大事项,代表们对学校的发展规划、规章制度修订等进行充分讨论,并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行使民主权利。例如,在制定新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时,职工代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促使制度更加科学合理,既体现了公平公正,又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设立意见箱与线上沟通平台:为方便员工随时表达意见和建议,学校在校园内显著位置设立了意见箱,并安排专人定期收集整理。同时,利用学校内部通讯软件建立线上民主管理交流群,员工可以匿名或实名的方式,针对学校教学管理、设施设备维护、员工福利等方面提出问题和建议。学校管理层安排专人负责线上平台的管理,对员工提出的问题及时回应,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定期召开民主座谈会:学校每月组织召开不同层面的民主座谈会,如教师座谈会、行政人员座谈会、后勤人员座谈会等,针对各岗位的特点和需求,面对面倾听员工的心声。在座谈会上,员工可以直接与学校领导交流,提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二是推进校务公开,保障员工知情权。完善校务公开专栏:学校在校园宣传栏设立校务公开专栏,定期公布学校的重大决策、财务收支、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重要信息。对于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做到及时、准确、全面公开,确保员工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相关情况。同时,在公开内容旁边设置意见反馈栏,方便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利用信息化手段公开校务:充分利用校园官网、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化平台,及时发布校务信息。通过线上平台,员工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学校的各类文件和通知,了解学校的发展动态。
三是鼓励员工参与决策,激发创新活力。在学校开展重大项目或进行重要决策时,成立由不同岗位员工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让员工直接参与到决策过程中。例如,在学校新校区建设规划阶段,成立了由教师、行政人员、后勤人员代表组成的规划工作小组,小组成员通过实地考察、市场调研等方式,为新校区的功能布局、教学设施配备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新校区的建设更加符合教学和员工工作生活的实际需求。学校定期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鼓励员工围绕学校的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建议。对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学校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审,对具有可行性和推广价值的建议给予表彰和奖励,并积极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来源:市总改革和建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