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创新案例>2025年创新案例>深化工会建设改革和党的建设
 

沈阳市总工会以精细指导、服务下乡 试点推动村级工会“有效覆盖”

发布时间: 2025-10-28

一、案例概述

沈阳工会深入落实全总、省总“小三级”工会建设三年行动要求,推动村级工会组织覆盖、规范化建设,并携手顺丰、京东等省重点平台企业探索服务下沉提升组织活力。全市建成村级工会541个,覆盖“一村一品”示范村86个、专业村75个、产业强镇35个、重点龙头企业191个,首批试点的辽中区、康平县实现347个村级工会组织全覆盖。

二、针对问题

工会组织覆盖盲区。村级工会组建率低,零工、农村组织社员等新型劳动者难以有效覆盖。

农村服务载体缺失。乡村企业和劳动者对产销对接、健康保障等需求迫切,村级工会缺乏与之匹配的服务手段。   

平台企业助农无门。顺丰、京东等物流、电商平台与涉农区县、农事企业、农户间信息不对称,亟需工会搭建对接渠道。

三、主要做法

(一)制度建设强覆盖

构建党建带工建联动机制。将村级工会建设纳入村党组织年度计划,推行“组织共建、活动共办、资源共用”机制,实现党建工建同步部署。  

扩大村级工会组织覆盖。组织乡镇工会动态摸排行政村、合作社、零工聚集区底数,通过区县工作提示、区镇合力跟踪研判等方式,精准锁定未建会盲点,推动村级工会覆盖向纵深推进。  

规范实施“六有”标准。制发《沈阳市村级工会建设明白纸》,推进规范化建设,落实“六有”标准,实现工会作用发挥好、职工权益维护好、文化活动开展好。

(二)服务下乡激活力

“文旅下乡”。通过组织村级工会“流动运动会”“流动大篷车”“职工美丽乡村游”等多种形式活动,引导职工体验乡村文化,助力乡村发展。

“技术下乡”。组织农业科技领域劳模工匠和涉农企业家劳模,对口乡村开展产业支持、技术帮扶、项目对接;围绕农业生产全链条,组织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职工求学圆梦等活动。

“健康下乡”。市总对组织职工参加互助保障活动的村级工会按参保费用的40%-80%进行补助。在康平县启动“职工互助保障进乡村”试点活动,为西关乡罗屯村30名村工会会员发放首批“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确认书。

“消费下乡”。开展“工惠乡村”消费助农行动,举办农产品对接销售、工会会员惠购大集等活动。

(三)政企联动拓渠道

建立多方交流协作机制。组织顺丰、京东等头部平台企业与涉农区县、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签订助农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合作意向书、“工事共办 工助发展”结对共建备忘录,搭建交流协作平台,助力农民增收、企业发展。

开拓线上信息服务平台。在县级工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辟“工会助力乡村振兴”专栏,发布助农政策、文旅资源、用工需求等,形成全市各级工会助农兴农良好氛围。

完善村级工会综合服务。整合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资源,推广“共享阵地”模式,开展思想引领、政策宣传、

党建带工建等各类活动。

(四)强化保障提效能  

建立经费分级保障机制。市总按照每个村级工会2000元标准给予工作经费支持,并鼓励各区县(市)总工会结合实际进行资金配比。

加大工作指导力度。培育康平、辽中、法库等村级工会建设典型,总结工作经验并交流推广,指导全市村级工会建起来、转起来、强起来。

提升工会干部服务能力。组织村工会主席、工会干部参加县级工会干部专项培训,开展“结对共建”、“技能传帮带”等活动。

四、经验启示  

制度强基础。以“有效覆盖”为目标,明确工作底数、出台标准规范,破解“存而不建、建而不活”难题。  

服务聚人心。以“四下乡”精准回应需求,以流动载体激活服务末梢,实现“工会搭台、平台企业和工会会员多方受益”,增强企业和会员认同感。

经费保运转。常态化给予村级工会经费支持,确保村级工会“转起来、强起来”。

执笔人:沈阳市总工会组织和基层工作部  周  倩

审核人:沈阳市总工会组织和基层工作部  阎雨燕

 

 
地址:沈河区市府大路411号 沈阳职工之家 邮箱:syzghwz@163.com 沈阳市总工会服务热线:12351
营商环境投诉邮箱:syszghysts@163.com 营商问题投诉热线:024-22852927 监督电话:024-24142099 监督网上信箱:szjgjw@sina.com
版权所有:沈阳工会网 辽ICP备10201748号-3 技术支持: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