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创新案例>2025年创新案例>提升维权服务工作质效
 

沈阳市总工会创新建设“城市公交行业职工工间活动站”

发布时间: 2025-07-28

一、推荐理由

公交行业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司机承担着高强度的工作任务但缺乏良好的工间休憩和学习提升空间,不仅影响职工身心健康,也制约着公交服务质量的提升。沈阳市总工会立足公交行业一线职工需求,聚焦“关爱职工、服务民生”目标,创新打造“城市公交行业职工工间活动站”,探索出“小空间、多功能、广覆盖”的服务新模式,有效改善公交职工工作生活环境。

二、案例情况

(一)主要做法

1.空间再造:打造微型综合服务体。突破传统场站限制,采用“小型站点+灵活布局”策略,在公交首末站、枢纽站点等空间内建设“工间活动站”。结合公交职工工作生活实际,通过模块化设备配置,将“工间活动站”打造成“五区一体”功能区:后勤保障区配备智能加热柜、直饮水机;健康管理区设置按摩椅、按摩垫、颈部按摩器等;学习交流区设立电子阅览屏、文化书架;休闲放松区配备体感健身、休息床等设备;应急服务区提供急救设备,实现职工在工间休闲娱乐放松。 

2.机制创新:建立动态响应体系。针对公交行业线路分散、人员流动大的特点,开发“工会服务云平台”,职工可通过APP预约使用活动站、反馈需求。建立“需求-评估-改造”快速响应机制,2024年在公交行业探索性建设10个“工间活动站”,2025年根据大数据分析,将建设标准从“服务50人一站”优化为“服务30人一站”,资金使用向小型站点倾斜,新增23个微型站点覆盖支线车队。

3.服务升级:构建特色文化阵地。创新“工间10分钟”思政微课堂,在电子阅览屏播放市总短视频“微宣讲”、微课作品,讲好讲活“沈阳工人大思政课”;在文化角设置“安全微课二维码墙”,职工扫码即可学习驾驶安全知识;开展“最美司机风采展”,每月评选服务标兵;组建“车轮上的读书会”,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织学习交流,实现服务保障与文化建设深度融合。

(二)实施成效

1.服务职工成效显著。工间活动站投入使用后,日均服务职工达 700 余人次,切实解决了一线职工长期面临的“喝水难、休息难、放松难”等痛点问题,惠及运营一线 1000 余名职工,极大地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职工反馈,健身器材与按摩设备显著缓解了驾驶疲劳,后勤电器提升了餐食加热、饮水便捷性,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 。 

2.职工满意度极高。公交职工工间活动站,得到了广大公交职工的高度认可,职工满意度达 98%。这充分体现了工会组织对职工需求的精准把握和有效回应,进一步拉近了工会与职工之间的距离。

3.行业发展积极影响。良好的工作休憩环境有助于提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进而推动公交行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同时,工间活动站的文化建设功能,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为公交行业的稳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执笔人:沈阳市城建工交农林工会  白绍军

审核人:沈阳市总工会组织和基层工作部  阎雨燕

 

 
地址:沈河区市府大路411号 沈阳职工之家 邮箱:syzghwz@163.com 沈阳市总工会服务热线:12351
营商环境投诉邮箱:syszghysts@163.com 营商问题投诉热线:024-22852927 监督电话:024-24142099 监督网上信箱:szjgjw@sina.com
版权所有:沈阳工会网 辽ICP备10201748号-3 技术支持: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