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宝马集团工作创新案例
秉承华晨宝马“在中国、为中国”的理念,华晨宝马工会利用集体协商契机和职工建言献策平台,推动全新职业教育项目开展,融合创新德国培养模式、培训方法,开拓性地探索了新质生产力下的职业教育培训工作。
第一阶段,建设高标准培训中心,打造职教培训体系强劲引擎。2017年,华晨宝马全新职业教育项目拓展了原有的实训场地规模,累计投入固定资产投资近4000万元,规划实训场地的总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高标准建设2000平方米机电一体化实训场地,电气自动化培训教室5间,数字化焊接教室、数字化培训教室、机械基础培训教室、气动培训教室和液压培训教室各1间,搭建全流程、高仿真、实操化的培训平台设施。
第二阶段,贯彻双元制教培理念,施行“1+1+1”工学交替培养。学校专业教师与华晨宝马专家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围绕机电一体化、电子自动化技术等专业,共建课程大纲和培训计划,探索“1+1+1”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在学校完成专业基础课和基本技能学习;第二学年进行交替培训,在学校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及基本专业技能,在中心强化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第三学年在企业进行轮岗培训及在岗实习,高强度的理论、技术和实操培训。“1+1+1”培训计划先后培养了500多名优秀学徒生,实现学徒生技能水平与工作岗位完美适配。
第三阶段,创新协同轮岗新模式,焕新升级全新职业教育项目。学校、培训中心和实习车间三方,根据知识体系完成协同轮岗课程设计,以6周为一个时间段,学徒生利用2周时间在学校完成理论知识学习, 2周时间在培训中心完成实操技能学习, 2周时间在里达工厂车身车间完成岗位技能学习。4个月试运行期间,让学徒生周期性地回到学校、培训中心和实习车间,从不同层面解决在不同阶段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螺旋状上升”的学习模式,大大的提高了培训效率,促成了职业教育培训科学化、体系化、实践化夯实学习内容的良性循环。
执笔人:华晨宝马集团 张野平
审核人:市总改革和建设部 宋富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