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劳动和技能竞赛
 

劳模精神醉春风——记沈阳中华劳模出租车有限公司--沈阳工会网

发布时间: 2013-04-19

     四月春风进沈城,转眼间,沈阳中华劳模出租车有限公司两岁了!
    如今在沈阳,打出租车开门率最高、老百姓口碑最好的,是白绿相间的中华劳模出租车队。这个由沈阳市总工会出资兴办中华劳模出租车有限公司,成立仅两年,在沈阳出租车行业刮起了一股股文明服务、诚信服务的新风。
    2012年末,在全市63家出租汽车企业中,中华劳模出租车公司的投诉率和违章率都是全市最低的。公司全年行车4100万公里无重大安全事故,无恶性服务质量事故。如今,300辆中华劳模出租车已成为沈城一道文明服务的流动风景。
    虽以“劳模”命名,但在该公司的450名员工中,只有市以上劳模3人,市五一奖章2人。比例占员工总数的百分之一。那么,在这样一支队伍中,劳模精神是怎样在全体员工中生根、开花、结果的?记者在深入采访中找到了答案。

曾被说成是“傻子”公司,如今“挤破脑袋”要进来

    葛任学,中华劳模出租车公司七队队长。企业倒闭后他加盟了中华劳模出租车公司,当初最吸引他的是公司给交五险一金。
    2011年4月,刚进公司不久的一天,他的车停在路边,一位其他公司的同行摇下车窗玻璃冲他喊了一句:“哥们,你真傻!去这么个公司,还不管死你!”因为在出租车行业,并客、拒载、绕道等行为,是多挣钱的潜规则。可劳模出租车公司严令禁止这样违规行为。因此,第一批进公司的人被认为是“傻子”。
    葛任学其实并不傻。他算了一笔账:“规规矩矩开车看起来吃亏,但公司给每个员工交五险一金,等于每月多收入千八百元;两年发7套工装,啥衣服也不用买了;福利待遇好,够条件的给报销采暖费,夏天有防暑降温费;每月有固定休息日,感冒发烧出不了车,可以把车交给公司,由替班司机开车,租金免交了……”说起这些,葛任学如数家珍。
    有了这些保障,加上公司持之以恒地宣传劳模精神和劳模文化,使每一个员工实现了有尊严地体面劳动。每当乘客打开车门,说一声:“劳模车一定是劳模师傅开啊!”虽然开车的不一定是劳模司机,但都感到多了一份责任。
如今,想进劳模出租车公司的已有300多人在排队等候,劳模文化和企业凝聚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
    “现在,当初笑我们傻的同行们都以非常羡慕的眼光看我们,希望能加入我们公司。”葛任学说。

一个车队就是一面劳模精神的旗帜

    中华劳模出租车公司有15个车队。两年来,公司始终把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过硬、综合素质高、服务能力强的运营队伍,作为公司生存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把对先进典型的选拔和培养,带动激励运营人员。
    公司领导班子牢固树立为群众提供文明、诚信、优质、安全服务的理念,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针对公司经营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原有制度在运行中遇到的脱离实际问题,重新修订了包括安监技管、运营管理等各项岗位职责15种,规章制度42项。为公司经营管理、有序运营、规范服务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有力保证。同时,公司注重增强执行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始终坚持以制度管人治事,杜绝了人为治事的随意性,并充分体现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有效的管理和体面劳动激发了员工的服务热情。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史纯贺,把对乘客的爱心服务做到精益求精。在车内配备了地图、信纸、笔、晕车药、创可贴、花镜等;他承诺“老红军、荣残军人、八旬老人、省市劳动模范免费乘车”。他每年都和车队的模范车驾驶员一同去农民工子弟小学,给贫困农民工子女购买体育器材、学习用品等。
    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烁,在工作之余组织车队参与红十字会志愿者活动,为贫困地区孩子献爱心。到沈阳儿童福利院“欢乐家园区”帮扶活动,为康利敬老院主院、高明台分院打扫卫生,为养员包饺子等。还两次驾车到阜新市阜蒙县化石戈中心小学为贫困学生送去开学“大礼包”,出资5000元捐助困难学生家庭。一天晚上,杨烁开车看到一位女士被一辆大吊车撞倒。他从车中医药箱里拿出绷带帮助这位女士进行包扎,之后送往医院救治,并垫付了医药费。经过抢救,这位女士保住了生命。
    市五一奖章获得者马青柏,拾到乘客遗落在车上的高档摄像机及皮箱等,主动寻找失主返还,他在运营途中遇到被车撞伤的农民工,和其他几位队友一起抢时间、争速度,使伤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救治。他到皇姑区向工三校,为农民工孩子资助2000元钱,解决一些孩子的午餐,并和其它几名爱心司机一起共同捐出3000元,给孩子购买了棉服。
    在采访中,公司总经理付酉津高兴地介绍说:“如今,在劳模出租车公司,每个车队都形成了各自的车队文化:一队是爱心车队;二队打出亲情牌,队长王佐志关怀员工做得好;七队成熟稳重,员工文明用语用最好,投诉率最低;九队与社区结对子搞帮扶;十队常年关爱敬老院的老人;十四队能人多,点子多,选特能张罗的耿岩当队长;十五队长年帮助柳邻社区智障儿童……”

“劳模出租车现象”引发的思考

    2011年3月,沈阳市总工会出资兴办中华劳模出租车公司时,得到了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曾维的高度重视。他在接见劳模出租车队代表时,语重心长地说:“出租车是城市的一道风景,这道风景的美丽取决于广大出租车驾驶员的素质。把劳模组织起来,就是要为全市出租车行业树立样板。”
    如今,这支只有百分之一劳模员工的团队,形成百分之百的劳模精神。他们没有辜负市委、市政府和工会组织的重托。从中华劳模出租车公司的成长和产生的社会影响,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劳模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先进的文化和精神的代表,对劳模精神的学习和敬仰以及劳动模范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在群众中有根深蒂固的影响。聚集在这个旗帜下,对的精神有着巨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如今在中华劳模出租车公司,做好事、助人为乐形成风气,有的过去从不参加公益活动的司机,参加了几次义务奉献活动后,找到了人生的乐趣和价值。七队队长葛任学说,如果一段时间不组织活动,肯定有司机要问为什么。过去以挣钱养家为目的的出租车司机队伍,在这里许多人思想发生深刻的变化。九车队果泽龙就是个例子。果泽龙是80后,父母双残。用他自己的话说,没进公司前没走过正道,父母为他操碎了心。进公司后在大家的帮助下,他懂得了人要有责任感,现他已担当起五口之家的担子。
    今年初,公司设了“零投诉、零违章、零违纪”签字墙,员工都积极参加其他,一些在活动中被评为先进的司机,每次来公司都要在光荣榜前看看自己的照片,更增加了光荣感和责任感。
    “我不是劳模,但在这里我实现了有尊严的劳动,我就要用劳模精神规范自己的行为。”一位普通司机的话,说出了中华劳模出租车公司全体员工的心声。(少凡)


 
地址:沈河区市府大路411号 沈阳职工之家 邮箱:syzghwz@163.com 沈阳市总工会服务热线:12351
营商环境投诉邮箱:syszghysts@163.com 营商问题投诉热线:024-22852927 监督电话:024-24142099 监督网上信箱:szjgjw@sina.com
版权所有:沈阳工会网 辽ICP备10201748号-3 技术支持: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