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涛,男,1976年12月25日出生,汉族,大学本科,中共党员,现担任辽宁省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7分厂提取工段搬迁项目组施工员,高级工。

王清涛祖孙三代都是东药人,堪称东药世家。不仅父亲经常问及企业生产和他的工作,他的爷爷在世时,每次见面的话题也离不开东药,时常教导他:小涛啊,工作好好干,青出于蓝胜于蓝。你必须比爷爷和你爸强。因此,一种无形的动力驱使他锐意进取,不断创新。
王清涛的爷爷王志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革命,曾在佳木斯“东北药科学校”和“东北药学院”学习,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东北制药总厂担任技术员工作。他对工作认真负责,把在学校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所以工作不到一年,就被评为东北制药总厂“先进工作者”。
王清涛的父亲王哲岩2008年退休前也在东北制药张士制药公司负责园林绿化技术工作。他父亲积极努力工作,钻研技术,根据药厂的绿化特点合理选用抗污染树木品种,并通过科学养护的方法提高树木、草坪、花卉的成活率受到了上级领导和职工的好评。由于他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工作,曾经连续十几年被评为东北制药总厂“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还多次被评为“东药集团的先进工作者”。由于张士制药公司绿化效果比较好,曾被评为“沈阳市绿化先进单位”,他父亲本人也被沈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评为“城管先进工作者”。
王清涛就是从小受到两代东药人的影响,初中毕业后就直接报考了东北制药总厂的东药技校学习,在技校学习期间多次获得了奖学金。王清涛同志1995年毕业后进入辽宁省东北制药厂VC生产车间工作,当时正值我国首条万吨VC 生产线在东药建设,他有幸参与到VC发酵液提取生产线施工建设到试车投产的全过程中。凭着年轻人吃苦耐劳、勤学好问的精神,他很快成长为提取工段的岗位生产能手。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际,来自国际VC市场的风暴已悄然刮起。
东药万吨VC刚刚上马,随即而来的是国际VC生产厂家和行业营销巨头的疯狂打压。VC价格持续下跌,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VC 国际市场价格从10美元/kg一路下跌至5美元/kg,最低时达到低于成本价的2.6美元/kg。这意味着东药VC干的越多亏损越大。万吨VC刚刚投产即面临着减产,生产线开工不足,员工面临停产放假,人才大量外流。这个时候王清涛未曾动摇。在他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下,他始终认为是东药培养了自己,对企业、对产品他有着深深的眷恋。这次风暴对他触动很大,使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将东药VC产品做得更强、更大、更精,持续创新,全面提升产品竞争力在残酷的竞争面前才能占得先机,才能获得稳步的生存和发展机会。
为提高产品竞争力,必须把技术经济指标搞上去,把制造成本降下来。围绕产品降本增效,王清涛同志立足岗位、激情工作、苦心钻研,不断吸收国内外同行经验,提升自身业务水平。24年的工作历程中,他从未停下创新创效的脚步,面对生产中的瓶颈,他结合实际、大胆革新,先后组织实施了几十项技术革新项目,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例如他提出并实施了连交岗位A号柱生产改进项目,使用交换液把连交待用柱内水顶出去,以便提高料液的浓度。改进后,连交处理能力提高6.5m3/h,年多产交换液5.4万吨,创效3000余万元。同时每年可节约用电32120千瓦。
为了提升自身素质,2008年他参加了成人高考,学习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校学习期间被沈阳工业大学评为了“优秀学生”的荣誉称号。为了提高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样难题的处理能力,他于2009年8月报考了制药工高级工的学习,并获得了“高级工证书”。他将这些所学到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使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跨上一个新台阶。提取工段有一套膜过滤装置,由于是进口设备,结构复杂。从1995年投产以来,没人对其进行过系统改造。后来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王清涛针对新的生产形势要求,结合学到的知识,大胆地对这套洋设备开了刀,通过实施8项技术更新,使这套老设备处理能力一下提高70%,每年可创产值效益5800多万元。他提出的高离转刷滤网改造项目,日节电5000kw,创效160余万元。提出的超滤设备供、出料系统及走料方式工艺改进,平均出料时间缩短27%,满足了车间产量需求的同时全年创效857万元。他提出超滤洗膜流程优化项目,批清洗时间次缩短10分钟,日多接料50m3,年效益2800多万元。学习让他打开了那扇梦想之门,使他的眼界更宽,分析处理问题能力更强。这更坚定了他依靠学习提高技能,创新工艺的梦想。多年的工作实践使他深深的体会到,只有扎扎实实地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立足本岗,把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勤奋工作,把工作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苦练过硬本领,努力掌握新技能,才能成为对企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2016年劳模王清涛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在他的带领下,提取工段内掀起创新工艺小改小革的高潮。在王清涛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围绕节能减排、增收节支、安全生产、工艺优化、设备改进等方面设立创新项目,开展项目攻关,并不断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2017年王清涛劳模创新工作室被正式命名为“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员还对工段内各种生产难题进行攻关,对频繁出现的不良问题制定创新解决方案,从创新的角度给予彻底解决。为冲刺全年生产目标,王清涛大胆提出“创新工艺技术”、“改造升级设备”、“专区细化管理”等三项创新措施。仅2017-2018年,开展创新项目:“超滤阀门国产化改造”、“母液回收项目”、“卧刮离心机新设备生产试验”、“结晶罐实验考察”、“下出料、拉袋离心机适用性改造”等五项。其中“超滤阀门国产化改造”解决了超滤进口设备进口阀门维修频繁制约生产问题,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使产能持续扩大。目前“母液回收项目”基本完成现场试验,所行技术可明显提高母液物料质量,已被搬迁生产采纳。
王清涛同志立足岗位、激情工作、苦心钻研。24年的工作历程中,他从未停下创新创效的脚步,面对生产中的瓶颈,他结合实际、大胆革新,先后组织实施了大、小几十项技术革新项目,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他是大家公认的“创新能手”,他的创新热情深深地感染了身边的每名同志,也因此获得1998年“厂生产状元”,2003年“公司工人技师”,2001年、2005年、2013年“厂先进工作者”,2008年“集团杰出青年岗位标兵” ,2007年、2011年“厂金牌员工”,2017年“集团优秀共产党员” ,2006年“沈阳市青年岗位能手”, 2007年“沈阳市金牌员工”、“辽宁省五一奖章”、“辽宁省十大节约标兵”,2009年“沈阳市节能先进个人”、“沈阳市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2010年“沈阳市先进集体”,2011年沈阳市机械轻化系统“岗位技能带头人”、沈阳市职工“为‘双五千’立业,为新跨越建功”先进个人,“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辽宁省劳动模范”,2016年“沈阳市优秀技术能手” ,2017年王清涛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诸多荣誉,他的事迹也先后在集团“庆七一先进事迹报告会”和“辽宁省中国梦-劳动美巡回报告团”上被广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