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书香工会 悦读增智>书香工会
 

【书香工会 悦读增智】77.天上的每一颗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读《我们仨》有感

发布时间: 2023-08-14

今天由我为大家分享《我们仨》这本书。

最近电影院新上映了一部电影,叫作《人生大事》,讲述的是中国的入殓师这一行业所经历的鲜为人知的故事。片中反复出现最多的话就是“人生除死无大事”,正如苏轼所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诚然,我们都是生命中的纤尘,但是却不能轻易被生命所裹挟。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联想起不久前看过的一本书,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这本书的笔触细腻温柔又充满哲理,是杨绛先生追忆丈夫钱钟书和爱女钱瑗的“万里长梦”,也是“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人生感悟。

这位92岁的老人将这本家庭回忆录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通过简短的文字,描述了“我”常做奇怪的梦,梦里钟书常常撇下“我”自顾自走,他并不为梦中的自己辩护,反而安慰“我”说:那是老人的梦,他常做。此后,杨绛先生便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

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这一部分是在“万里长梦”中讲述一家人最后相依为命的时光。杨绛先生将“长长的古驿道”比作通向死亡的路,而书中的“小船”就是丈夫钱钟书离别前的医院,尽管“我”每日都穿过长长的古驿道去看望他,奈何生离死别,渐行渐远。而女儿因腰痛住院,那种牵肠挂肚的痛,即便在梦中也是那样清晰,但“我”却无能为力,最终冰冷的病房中只剩下一张硬邦邦的床。

第三部分——我一人思念我们仨,作者用较长的篇幅,回忆了我们仨所经历的种种琐碎却美好的回忆。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再回到国内三人艰苦而平淡的生活,直至1998年丈夫和女儿相继离世。结尾,作者感叹“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思念着“我们仨”。

整本书没有华美绚丽的辞藻,但是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杨绛先生一家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先生说他们的人生没有虚度,因为他们一起平平淡淡,一起认真生活,是一种“不寻常的遇合”。钟书先生发愿所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便是最深情的告白。尽管每个人都会经历磨难,但只要身旁有人相知相伴,就能够搀扶前行;尽管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尽头,但只要彼此珍视,就不会带着遗憾离散。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更加明白影片中老人所说的话,人生就像一本书,总归要翻到最后一页,有的人写下了句号,有的人写下了省略号。人生除死,无大事。这里所说的省略号,在我看来就像是杨绛先生对丈夫和女儿的怀念与不舍,然而“我们仨”相濡以沫的动人记忆也给予了先生莫大的力量,正因如此她才能够书写一家人的温情,优雅地生活着,惊艳了时光。“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即便我们明白星辰的科学定义,但还是会将思念寄托其中,只要那份美好的记忆还在,心中的灯就不会熄灭。

《寻梦环游记》中说道,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活得简单而纯粹,珍惜眼前人,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点滴温情,不就是当下最应该追求的吗?人世间苦难之多,唯求一隅心安之所,只要你愿意相信,你就是种星星的人。

来源:沈阳发布客户端“i工会”频道

 

 
地址:沈河区市府大路411号 沈阳职工之家 邮箱:syzghwz@163.com 沈阳市总工会服务热线:12351
营商环境投诉邮箱:syszghysts@163.com 营商问题投诉热线:024-22852927 监督电话:024-24142099 监督网上信箱:szjgjw@sina.com
版权所有:沈阳工会网 辽ICP备10201748号-3 技术支持: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