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由我为大家分享《态度:大国工匠和他们的时代》这本书。
于平凡中创造不凡。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但其实,工匠意味深远,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坚定踏实和精益求精相连。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读《态度:大国工匠和他们的时代》一书,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他们文化不同,年纪不同,职业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爱岗敬业。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上凭借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和本领,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撼的奇迹,为了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新时代下的我们呼吁“工匠精神”,那么何为“工匠精神”呢?
“工匠精神”是一种热爱工作的敬业精神。与普通工人不同的是,工匠从事工作不单单是为了谋生活,更是一种远大的人生追求,这也是工匠们很少去改变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原因。这些工匠们都能够耐得住清贫与寂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做着相同的工作。深夜,我们正熟睡之时;节日,我们与家人团聚相守之时,他们可能还在一线独自奋斗钻研,即使失败了也不灰心气馁,他们靠的是一颗恒心,靠的是对专业的执着甚至是痴迷。古人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做任何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一种追求极致与完美的象征。“能工巧匠""匠心独运”者,都表达了对工匠精神的赞誉。能够被评为工匠,其本领和技能自然是得到社会公认了的。但工匠们不会只注重眼前已取得的成就,在他们心中制造出来的产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中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永远都在追求卓越。正是有了这种工作态度,才能使他们勇往直前,不断向行业的更高峰攀登。这也是我们千千万万劳动者应该学习和需要持有的态度。
每一位在不同岗位上的技能工匠,用他们的刻苦钻研,辛勤付出,不懈努力创造着一个个不可能却又可为之的奇迹,也在诠释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至理名言。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内涵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
毫无疑问,工匠精神,是眼下各行各业从业者所需要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切在向好。“器物有形,匠心无界”,常怀大国匠心,方成大国匠人。

来源:沈阳发布客户端“i工会”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