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由我向大家分享《人生笔记在峡江的转弯处》这本书。
许久以前听朋友提起这本书,从新闻上也大致知道了这个“网红书记”陈行甲,坊间流传着关于他的很多故事与传奇经历。
从陈行甲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应有的模样,让我了解了一名真正为人民呕心沥血的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也让我认识了一位始终把党的信仰牢记心中的共产党员。
这本书是陈行甲老师的自传体随笔,从童年岁月写起,写母亲、写爱人;写了从大学毕业到基层工作九年多的生活经历;回顾了在巴东任县委书记期间的工作和生活;讲述了作者转场公益几年来的经历和感受。
在本书中,陈行甲老师用鲜活的故事和大量的细节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爱与成长,以及如何在世事变幻中守住内心和实践的知行合一。
一进入书本,我就被陈行甲老师真实、坦诚的写作风格所感动,他说:
—————————
在文字共和国里
我们需要诚实
—————————
首先,是要对自己的生命体验诚实。写作是对自己生命体验诚实的记录和思考。在文字里找到安顿自己的所在,能够和自己的心灵对话。
其次,是对写作这项事业的诚实。心里有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怀着敬畏之心,去书写一个个灵魂,写他们有同情心、牺牲精神和忍耐力的精神,写那些勇气、希望、自尊、同情、怜悯和牺牲。
我想这不仅仅是写作应遵守的格调,也是一种应有的人生态度,通读全书后,发现其本人就是践行者。
他从小的、真实的事写起,坦诚地记录,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勇往直前的魄力,也有脆弱的,迷茫的,不完美的,甚至不知道答案的东西,向读者呈现了真实的自己。
本书主题为陈行甲的“人生笔记”,根据时间顺序,分为七记:
第一记“我和我的母亲”。
字里行间感受到母子情深,让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家是温暖的港湾,不管走多远的路,遇见多大的困难,妈妈以及家人的爱是最坚固的基石和支撑,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最内生的动力和源泉。
第二记“关于我们的事,他们统统猜错”。
这是一段美好传奇的爱情故事,讲述陈行甲老师和爱人从大学校园走向社会,相知相爱的故事。与爱人的志同道合,同舟共济,让他一路走来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第三记至第五记,主要记录了其最开始在基层工作的9年多经历、在清华读研究生以及在美国学习生活的点滴。这几记,可以说是他的学习提升篇。他身上有太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第六记“在峡江的转弯处”。
回顾了他在巴东任县委书记期间的工作和生活。
这一段生活工作经历就是让他成为了“网红书记”,他一身正气、一身杀气、一身朝气,面对贫穷艰难的巴东、怨愤戾气的巴东,他力挽狂澜式地打开局面,网上公开接受网友犀利提问。
自告奋勇唱歌代言宣传巴东旅游,急民众之所想,将互联网引入山区乡镇,与贫困乡亲结对子,大刀阔斧地加强干部能力建设,抵制各种歪风邪气,高调反腐倡廉,为巴东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心系群众,担当作为,奋力进取,而又廉洁自律的人民公仆,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共产党员。
第七记“你好,我的下半场。”
仕途本已是一片光明,此时他却来了个意外转身,辞官从善,他选择追寻内心的声音,做公益人。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辞去的是公职,但是没有辞去、也永远不会辞去共产党员的身份,我仍然坚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信对弱势者的悲悯是人活着的意义之一。”
是的,他只是换了一个为人民服务的阵地,为贫困地区重病的人们、为精神困惑的青年们,为英雄的家人们传递着温暖与感动。
书读完了,内心暖暖的,收获满满的,很羡慕与佩服陈行甲老师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我们也要静下心来想想,我们工作的意义,生活的责任以及自己想要生活的模样。
我想应该是不忘初心,履职尽责、坚守真理、活出自我、未来可期。

来源:沈阳发布客户端“i工会”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