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营的课程真是干货满满,知识产权保护、人工智能技术,这些课对我们帮助太大了。”“在训练营里和更多的同行交流,我受益匪浅,有机会真想再参加一次……”

4月26日至27日,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沈阳市新质生产力和先进制造业企业的50余名劳模工匠齐聚沈阳职工疗养院,参加了由市总工会主办、市工会干校协办的2025年沈阳市劳模工匠创新训练营(第二期)。经过两天的学习,参加训练营的劳模工匠们个个满载而归。

全国劳动模范,沈阳世润重工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车间主任、高级工程师王硕是第二次参加训练营。这次,他有着双重任务,既是经验分享者,又是新一期学员。“第一期训练营通过胡思得老院士‘两弹一星’精神的分享,让我在精神层面收获颇丰。这一次增加了更多的专业性课程,让我了解了三维扫描、增材制造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拓展了知识面。”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二期训练营在总结第一期经验并听取了大家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安排,推出了更加适合学员“口味”的课程,比如为了让学员做好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工作,这次特意安排了市知识产权局的专家授课。同时还设置了交流分享环节,就是想让不同岗位、同一个工种的学员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团结共进,共同发展。举办训练营的目的,就是让学员们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信念,不停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训练营上每位专家的课程都非常精彩。我对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周晓锋老师讲的《人工智能的技术演进及大模型技术介绍》课程印象特别深,对我今后把人工智能和本职工作结合起来有很大启发和帮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阳燃气集团新北燃气有限公司售后服务部副部长兼售后服务班班长李驰说,此次参加培训,不仅开拓了自己在创新领域的眼界和视野,学习到许多前沿的科技知识,而且和很多不同领域的劳模建立了联系,对今后工作拓宽思路有很大的帮助。

今年,市总工会还将开设多期训练营课程,将有更多劳模工匠在这个平台上学习交流,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技能水平。
来源:沈阳发布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