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会要闻
 

沈阳“劳模工匠助企行”, 让“工匠智慧”与“企业需求”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 2025-04-30

机器的轰鸣声中,流淌着匠心的温度;精密的零件之间,镌刻着坚守的印记。当劳模工匠走进企业,带去的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4月29日,由辽宁省总工会和沈阳市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走进沈阳马卡智工科技有限公司。栗生锐、张腾蛟、孙志强、项钧清四位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深入生产一线,针对企业提出的机床研制技术难题、精益管理优化及一线员工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开展面对面指导与交流,将劳模精神、工匠智慧播撒至企业一线,为技术攻坚破题,为人才成长引路,为创新发展赋能。

技术破冰:

直击痛点难点,现场“把脉开方”助发展

“如何提高机床长期运行加工精度?”面对企业技术骨干的困惑,劳模工匠在座谈中先是给出了理论上的建议,并在随后的车间走访时,俯身观察设备研制运行,给予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劳模工匠直击企业痛点难点,让活动现场响起一阵阵惊叹,而他们只是微笑着回应:“技术没有瓶颈,关键在于经验,以后咱们多交流多沟通。”

这样的场景在活动中屡见不鲜。劳模工匠们以“望闻问切”般的专业素养,将多年积累的“绝活”倾囊相授。沈阳马卡智工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们纷纷感慨:“过去我们埋头苦干,却总在相同的问题上跌倒。今天劳模工匠一句话,就能指点迷津。”

活动中,劳模工匠们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企业车间负责人直言不讳:“一线员工创新动力不足怎么办?”劳模工匠纷纷建言献策。孙志强分享经验:“为让工匠精神扎根企业,建议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从创新团队建设、创新思维培训、创新成果激励、个人荣誉评授等多方面给予职工支持,让技术传承从‘单点突破’走向‘全面开花’。”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在场的青年员工。一位“90后”技术员激动地说:“以前觉得大国工匠遥不可及,今天近距离接触深感亲切,不仅是技术大咖,他们的事迹也让我明白,只要肯下功夫立足岗位勤钻研,也能成为行业尖兵。”

精神传承: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匠心筑梦赴未来

劳模工匠们的智慧,不仅解决了眼前的难题,更点燃了企业创新的火种。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全国劳模张腾蛟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后刚回沈阳便参加了此次“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他告诉记者:“能有机会为沈阳企业和沈阳经济发展做力所能及的贡献,通过技术技能帮助到企业,我十分荣幸。”针对企业管理层提出的“如何激发团队创新活力”问题,张腾蛟则表示,创新不一定要颠覆,一个小改进也可能带来大效益。 

沈阳马卡智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王昀坦言,目前,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生产和技术上仍面临一些难题,此次“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可谓“雪中送炭”,不仅带来了技术方案,更重塑了企业的创新文化。她说:“公司的管理层、生产管理人员和一线技术骨干都来了,在座谈会之前,大家就亲切地围住了劳模工匠们互动交流。沈阳的工业血脉中始终流淌着劳模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城市的荣光,更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勇气。今天,看到刚从北京接受表彰的全国劳模也来到企业,这更让我们深深感动,激励着公司每一位员工将本职工作做细做精,扛起肩上的责任。”

“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是一场技术与精神的“双向奔赴”。劳模工匠们以匠心为笔,以经验为墨,为企业描绘出高质量发展的蓝图;而企业则以开放的心态、求索的激情,让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当工匠的智慧融入企业的血脉,当劳模的精神照亮人才的成长之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生产线上难题的解决,更是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传承。据了解,市总工会将持续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为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支持,这场关于技艺与信念的传承,正书写着沈阳产业振兴的新篇章。

来源:指尖客户端

 

 
地址:沈河区市府大路411号 沈阳职工之家 邮箱:syzghwz#163.com 沈阳市总工会服务热线:12351
营商环境投诉邮箱:syszghysts#163.com 营商问题投诉热线:024-22852927 监督电话:024-24142099 监督网上信箱:szjgjw#sina.com
版权所有:沈阳工会网 辽ICP备10201748号-3 技术支持: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