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高级技师人数增长35%,在工人队伍中占比20.9%。技术技能工人薪酬大幅度提升,薪酬高位值约为平均值的2.4倍……
当接到作为产改试点单位的任务时,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飞),这个具有光荣传统,被誉为“中国歼击机摇篮”的企业,上下一心,全员行动。由董事长、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担任改革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组长,组织专题会议研究改革发展和装备建设形势,制定了《航空工业沈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工会抓总统筹,各部门全面参与,推进各项改革落实落地,获得喜人硕果。
构建管理体系
优化产业工人队伍结构
产改的目标是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沈飞通过构建职级与能力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产业工人综合素质,打通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在车间的管理板上,可以看到工人的职级情况。沈飞构建的管理、技术、技能三大类四层五星二十级的职级发展平台,配套职级积分晋升制和相应薪酬增长机制,利用绩效工资增量等资源,通过设置专项绩效薪酬包、优化内部专项奖励等举措,健全向一线工人倾斜的分配制度,实现全过程持续激励。形成横向连贯、纵向贯通、覆盖职工全职业生涯的职级体系。
建立以制造过程能力等级管理为核心的上岗资格管控体系,实现生产制造环节由“工种划分”向“能力授权”的转变提升。梳理能力项1800项,编制能力项标准作业指导书416份。突破职工身份界限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技能人员参评技术职称,推行现场工程师及助理制,探索职工技能技术双发展通道。
通过优化产业工人队伍结构,沈飞的管理人员降低30%以上,实现技术技能人员增加占比达85.6%。
做优职工服务平台
增强产业工人获得感
在省、市总工会支持下,沈飞建设“新时代职工之家”服务阵地,总面积4622平方米,打造集政治、思想、文化、素养、创新融为一体的五大阵地;建设“新时代职工之家”暨沈飞EAP服务中心,总面积约690平方米,为职工打造充满创新力、凝聚力、感召力的精神家园。制定实施EAP五年服务规划,开展各类主题培训及服务,实现EAP服务全覆盖,惠及职工与家属16000人次,提高职工心理健康水平。
构建以职工医疗救助、困难救助、助学救助为主线,辅以慰问伤残军人、低保户、孤老户等多群体的“3+X”帮扶救助管理模式;构建福利保障体系,新增补充医疗保险、线上福利平台、职工和专家骨干体检项目、女职工HPV检查项目,形成由58个项目组成,涉及住房、出行、通讯、就餐、生活、养老、医疗、健康等多个方面的福利保障体系,充分体现对职工的关怀关爱。
沈飞还加大对专家骨干人才的激励,分两期对高精尖专人才300余人次进行股权激励。
营造尊重工匠氛围
全面提升产业工人能力
为加强高精尖专人才培养,沈飞发布“十四五”人才新政三十条,将产业工人队伍培养纳入“三个一百”专家队伍建设工程与“六个一”专家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统筹实施。优化技能专家队伍管理机制,设置技能专家和技能骨干两个人才层级,六个等级优秀人才梯队。目前已评聘各级技术、技能、管理三类专家500余人,先后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王刚、孙飞,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方文墨、孙志强等,以及13名全国技术能手、9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100余名获市级以上荣誉的优秀产业工人。
通过搭建专家教练提升引领平台、骨干人才成长创新平台、职业竞赛及对外交流学习等平台,提高技能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素养。举办三届“飞鹰杯”职工技能大赛,覆盖管理、技术、技能三个专业领域,近百个工种和专业的2.2万人次职工参赛,涌现状元、标兵、能手数百人,飞机装配工等6个赛项升格为省级一类赛项,数控车工等6个赛项升格为市级一类赛项。
自产改工作实施以来,沈飞产业工人队伍能力全方位提升,近年企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幅约13%,推动沈飞航空主战装备研制实现由“跨代验证”到“跨代研制”、由“单一平台”到“体系发展”、由“补齐代差”到“定义代别”的突破跨越,歼-15、歼-16系列等一大批先进、优质、可靠的航空武器装备交付部队形成新质战斗力,有力捍卫国防安全,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扛起兴装强军使命及助力辽沈振兴进程中,持续刷新创新高度,书写实干答卷。
来源:沈阳发布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