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工会要闻
 

“价值分配改革”创新实践激发新时代产业工人活力——沈阳马卡智工科技有限公司产改纪实

发布时间: 2025-07-18

与万人的国企相比,仅有不到200人的沈阳马卡智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卡智工)只是一家小型民营企业。但在产改中,他们以薪酬体系改革为先锋,成功打造出“技优者获丰、贡献卓越者享厚礼”的全新价值分配模式,让这家深耕工业母机研发制造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凭借薪酬逻辑的革新、职业通道的拓宽以及创新生态的激活,成功将150名产业工人的个人价值转化为推动企业飞跃式发展的强大引擎,2024年实现产值破亿元。

薪酬金字塔重构产业工人价值定价体系

传统制造业“大锅饭”式的薪酬体系,早已无法匹配高端数控机床领域的发展要求。马卡智工打破固有模式,构建起“技能-贡献-股权”三维价值坐标系,让每位产业工人的价值都能得到精准确定。

公司在基本工资结构中融入“技能等级薪酬”模块,将工人的技能水平细分为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四个层次,每晋升一级,即可享受300至2000元的薪酬增长。“过去凭经验干活,现在考技师证直接能多拿两千元,车间里掀起了考证热。”对此,数控车床操作工王师傅深有感触。新制度实施两年时间,公司高级工以上占比从28%迅速提升至57%,技能升级直接带动生产效率提升42%,这一成绩在行业内显得尤为突出。

更具突破性的是员工持股的股权激励设计。自2022年起,公司让18名一线技术骨干持有22.33%的公司股份,这种“劳动变资本”的创新,使核心员工离职率降至3%以下,形成“企业增值-员工增收”的正循环。装配车间主任李工,作为首批持股员工,将多年积累的装调技艺转化为标准化的工艺文档。2024年,持股员工牵头完成的5项工艺改进,为企业节约成本超800万元。

公司建立的“基础绩效+专项奖励”双层体系,除100万元年度绩效奖金池外,另设20万元“即时激励”资金,对解决生产难题的员工当场兑现奖励。数控编程员小张因优化某型五轴机床加工程序,当月即获得2000元、年度累计获得5000元专项奖励。这种“贡献可视化”的分配方式,让一线工人人均创新提案数从3.2条/年跃升至7.8条/年,2024年度累计创造经济效益高达7000万元。

双轨发展通道打造产业工人职业成长引擎

马卡智工打破“管理岗唯一晋升”的传统思维,构建起技术与管理并行的“双轨制”职业发展体系,让每名工人都能找到价值攀升的路径。

公司选拔12名资深技师担任“培训师傅”,与新员工签订《带徒协议》,徒弟考核成绩与师傅绩效直接挂钩。五轴机床装调大师郭志超带徒期间,将30年经验浓缩为《精密装配28法》,其徒弟现已成为车间技术骨干。这种“经验资本化”的做法,使关键技术传承周期从5年缩短至2年。公司还与沈阳技师学院共建“双元制订单班”,形成“招生即招工”的人才培育闭环。

创新工作室的孵化平台也给技术工人提供了另一个价值爆发的舞台。郭志超劳模创新工作室与蔡云龙技能大师工作室,不仅配备价值数百万元的试验设备,而且享有项目自主决策权。2024年,两个工作室牵头攻克的“五轴机床热变形补偿”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并申请8项发明专利。工作室成员平均薪资较同岗位高出35%。

公司推行“半年一评级、一年一晋升”的高效考核体系,确保实习生在入职首年内,仅凭技能认证便能获得多达3次的薪资晋升机会;装配工小陈入职18个月即从初级工晋升为技师。这种“能力可视化”的成长路径,使员工平均职业发展速度提升60%,企业也因此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的产值增长。

生态赋能构建产才融合的价值共生网络

马卡智工构建起“校企-研企-政企”三维赋能网络,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墨子工坊”,确保了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稳定供给,同时让工人掌握了五轴机床领域的尖端技术。

公司邀请全国劳模张腾蛟等四位工匠驻厂指导,通过“现场诊断-方案优化-技能培训”的三步法,解决了多项生产难题,显著提升了工序精度,使废品率从8%降低至1.5%。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在企业内部形成“学劳模、当工匠”的文化氛围。2024年,员工技能竞赛参与率达92%。

公司借助辽宁省“劳模工匠助企行”政策,将技能等级认定与职称评审挂钩,累计10名技师获得工程师职称,同时享受“高技能人才专项补贴”,每年为企业节约培训成本超50万元,使企业产改工作获得持续动能,也让产业工人感受到“技能越高、地位越高”的社会认同。

马卡智工围绕“价值分配改革”主线进行的产改实践,不仅解决了“技工荒”难题,更重构了制造业的人才生态。作为“工业母机集群”成员,马卡智工的产改经验正在向产业链上下游辐射,其共建的“技能人才共享池”已为三家配套企业输送28名技术骨干,牵头制定的《数控机床装调工技能等级评价规范》成为区域行业标准。这种生态赋能效应,正在重塑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的人才格局。

来源:《沈阳日报》(2025年07月18日 第02版)

 

 
地址:沈河区市府大路411号 沈阳职工之家 邮箱:syzghwz@163.com 沈阳市总工会服务热线:12351
营商环境投诉邮箱:syszghysts@163.com 营商问题投诉热线:024-22852927 监督电话:024-24142099 监督网上信箱:szjgjw@sina.com
版权所有:沈阳工会网 辽ICP备10201748号-3 技术支持: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