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洽谈热烈、合作频频,多个项目成功签约,更有大量企业互留联系方式,后续深入对接……9月初,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作为制博会重要合作展区,“沈阳市职工创新成果展”集结50项来自生产一线与研发前沿的优秀创新成果,覆盖高端装备、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多个战略性领域。短短数日,这些凝聚沈阳产业工人智慧与汗水的成果,不仅获得广泛关注,更在转化应用上捷报频传。

据了解,本次成果展是2025年“沈阳工匠日”暨“工匠主题月”系列活动的重头戏,既是对沈阳广大产业工人的崇高致敬,也为一线职工搭建起高能级的展示推广平台。展览依托沈阳市总工会多年来培育的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职工技术创新大赛等机制,经数月层层遴选,最终推出一批技术含量高、实用性强、经济效益显著的创新项目。这些创新成果,是沈阳产业工人匠心独运的结晶,也是沈阳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生动写照。
展出期间,多家观展企业表达合作意向,部分项目甚至在展期内就已达成初步转化协议。
创新动能持续释放 合作洽谈络绎不绝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研发的“风力发电机组超速保护检测技术”成为展会焦点之一。项目组成员董宸希介绍:“我们从现场需求出发,解决了风力发电机组超速保护现场检测难、效率低的问题,目前已取得3项国内专利和7项国际专利。在展览期间,我们成功签订两项合作,包括样机试用和专利许可分成,预计销售收入达20万,市场反响超出预期。”
同样迎来“丰收”的还有沈阳和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新一代全自动SOT芯片切割机研制与应用”。项目组成员吴洪柏感慨地说:“从实验室到市场,工会搭建的桥梁至关重要。这次成果展为我们提供了与客户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已有企业关注了我们,打算购买设备。”
国内首家通过国保局检测的工业无线通信产品民营制造企业——沈阳邦粹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自主可控的工业无线通信产品”也颇受关注。该项目负责人纪广祎表示:“有多家企业正在洽谈中,为我们后续研发注入了更多信心。”
此外,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铁路翻车机系统敞集两用压、靠车装置”,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动平衡激光不平衡量信息标示装置的开发”,中车沈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铁路敞车侧板截换等离子自动切割技术研究与应用”等一系列创新成果,也纷纷进入深度洽谈阶段,潜在合作企业络绎不绝,创新动能持续释放。
“小切口”破解“大难题” 工匠精神闪耀一线
这些“产自一线、用于一线”的职工创新成果迅速走向市场,离不开沈阳市总工会精心搭建的转化推广体系,也折射出沈阳作为老工业基地通过群众性创新激活内生动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坚定步伐。一线产业工人正从细微处入手,以“小切口”破解“大难题”,用智慧与汗水,生动诠释着新时代工匠精神。
正如2025年沈阳工匠,方大集团北方重工设计研究院新产品研究所所长、新产品专业总师赵绪平所说:“这个平台不仅推动了成果转化,更激励我们扎根岗位、持续创新。”如今,随着一批批凝聚工匠智慧的成果走出厂门、迈向市场,沈阳的产业工人正用实干与创新,持续书写“沈阳制造”迈向“沈阳智造”的崭新篇章。

搭建创新创造平台 厚植创新创造土壤
据了解,自2023年起,沈阳市总工会连续举办三届职工创新大赛,通过设立劳模创新工作室成果组、职工创新成果组、职工五小成果组,吸引了1455个项目参赛,近万人次职工踊跃参与,在全市掀起了群众性创新创造的热潮。
沈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总工会依托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沈阳市职工技术创新大赛、劳模工匠训练营等平台,搭建创新创造平台,厚植创新创造土壤,制定出台《沈阳市总工会助力科技创新三年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释放创新创造活力,鼓励产业工人立足工作岗位、解决现场实际问题。”未来,市总工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更多创新平台,激励广大职工投身技术革新,为沈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沈阳市总工会助推职工成果转化新平台——“创新成果超市”,已在“沈阳e工会”App和小程序重磅上线。

创新成果,一站汇聚;
职工智慧,闪耀沈城。
欢迎扫码体验,共启创新之旅!
来源:指尖新闻